储存料仓通过仓体结构优化与进出料/通风系统的协同,实现物料的安全、高效存储,具体流程如下:
进料阶段:
物料通过进料装置(如螺旋给料机)均匀进入仓体,顶部通风口调节气流(防止粉尘扬起);
锥形仓体引导物料向中心汇聚(避免偏析),块状物料通过底部支架分散压力。
存储阶段:
料位计实时监测仓内物料高度(如达到80%容量时触发预警);
通风系统持续置换仓内空气(防潮、防结露),温度传感器控制加热/冷却装置(如化工原料恒温)。
卸料阶段:
当需要卸料时,控制系统启动卸料装置(如螺旋排料机),物料沿锥底斜面滑落;
星型卸料器精确控制卸料量(误差≤±2%),避免物料堵塞或溢出;
除尘设备同步运行(捕集卸料产生的粉尘,排放浓度≤10mg/m³)。
关键细节:
防架桥设计:锥形仓底角度≥45°(颗粒物料)或配置破拱装置(如振动器、空气炮),防止物料因自重压实形成“架桥”(无法卸料);
防潮措施:密封顶盖+ 通风口滤网(防止雨水进入),潮湿环境配置除湿机(湿度≤60%RH);
安全防护:超大型料仓配置防爆门(压力释放)、护栏(防人员坠落)、应急照明(停电时使用)。